中国残联就业指导中心
战略合作伙伴
业务覆盖多个城市,一站式残保金减免优化服务
互联网+就业基地+灵活就业模式
助力企业减免残保金
全程托管 · VIP专属服务 · 免费定制方案 · 无风险 · 审核不过赔付
残保金渠道合作及灵活就业
项目合作招募…
项目及业务合作: (微信同号)

各地残保金政策

快来看看您所在的城市政策?

留言板
提交您的联系方式,让我们的咨询顾问给您量身定制岗位和服务 咨询热线:4006-568-578
温馨提示
您所填写的信息格式有误,
请重新输入。
我知道了
请致电联系我们
请拨打4006-568-578联系我们
周一 ~ 周五 09:00-18:00
业务合作热线
扫描微信添加好友进行服务咨询

残疾人就业 | 什么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会被用在哪里?一文助您读懂

政策解读编辑: 牵手同行发表时间: 2024年05月31日
【导读】残疾人就业 | 什么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会被用在哪里?一文助您读懂

残疾人就业 | 什么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会被用在哪里?一文助您读懂

北京残联 2024-05-31 09:02 北京


提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那么残保金到底是什么?

对于残疾人就业有什么意义?

又会用在哪里?

往下看

我们带您来了解!


什么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缴纳的资金。

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上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用人单位将残疾人录用为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可计入用人单位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

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做了哪些完善?


近年来,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和残疾人就业上出现了用人单位一方面反映负担重,另一方面宁愿交钱也不招工;一方面残疾人反映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反映招聘残疾人难等问题,吸需发挥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内的多种政策作用,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按照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赴多个省份开展深入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听取各方面意见、论证政策效果和影响。在充分吸收采纳残疾人、专家、企业、地方有关部门、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残联)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以下称《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抓住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政策这个“牛鼻子”,不再单纯关注征收水平的高低,而是着眼于从制度层面激发企业招聘残疾人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多招工、少交钱。主要完善了四方面内容:

一是实行分档征收。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单一标准征收调整为分档征收,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1%(含)以上但低于本省(区、市)规定比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50%征收;1%以下的,三年内按应缴费额90%征收。

二是暂免征收小微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三是明确社会平均工资口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仍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倍执行,社会平均工资的口径为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加权平均工资。

四是合理认定按比例安排就业形式用工单位依法以劳务派遣方式接受残疾人在本单位就业的,残联在审核残疾人就业人数时相应计入并加强动态监控。

需要说明的是,实行分档征收体现了激励约束并重的原则,有利于激发用人单位积极性,引导其将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提高至1%以上;允许用人单位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用工需求,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怎么用?

保障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由一般公共预算对各级残疾人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给予保障,主要用于支持残疾人就业和保障残疾人生活等。支持方向包括:

(一)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康复支出。

(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含展能活动)支出。补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所需设施设备购置、改造和支持性服务费用。补贴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和运行费用。

(三)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经营场所租赁、启动资金、设施设备购置补贴和小额贷款贴息。各种形式就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补贴和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及其他形式生产劳动。

(四)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以及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

(五)对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收入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的救济补助。

(六)经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用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和保障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生活等其他支出。


来源: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END

以上就是本文的详细内容,如有不清楚欢迎来电,随时免费解答!
中残联唯一指定的残疾人就业电商平台

咨询热线
4006-568-578
免费咨询服务,获取方案,欢迎拨打热线
业务合作热线
扫描微信添加好友进行服务咨询
返回顶部